从“全球盛会”到“原点首会”的华丽启幕—方厅水院迎来“首秀”
6月8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方厅水院迎来竣工后首场世界级盛会,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代表齐聚“2025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聚焦可持续发展前沿议题,共同探讨、交流和分享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大会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共同主办,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承办。
同济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顾军,联合国助理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副执行主任伊丽莎白·姆雷玛(Elizabeth Maruma Mrema),联合国人居署非洲司司长奥马尔·塞拉(Oumar Sylla),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王志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二级巡视员陈新,上海市青浦区委书记王平为大会开幕式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首席科学家、朴茨茅斯大学教授Pierre Failler,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段宁,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徐祖信,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院长、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伍江,澳大利亚科技与工程院院士、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德奥·普拉萨德(Deo Prasad),埃塞俄比亚外交部商务外交司司长Yohannes Fanta Woldegiorgis,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香港工程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教授Yan Jinyue Jerry,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晓霞等国际顶尖专家,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卢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麻胜聪,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罗宏,嘉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慧琳,长新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朱翊元等出席论坛开幕式,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培明主持大会。
本次大会设立特邀报告、平行论坛、圆桌对话等环节,聚集国内外顶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专家、决策者、企业代表、国际学生代表,共同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合作,与会人员分别围绕可持续能源、城市更新、环境与资源化、绿色金融四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以创新思维提出解决方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承接此次大会举办的方厅水院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以长三角原点为中心,跨越沪苏浙三地,沿中轴线在太浦河南岸设置主会馆,四角分别设置沪苏浙皖主题展馆,各馆通过三座跨域步行桥及连廊无缝衔接,形成跨域一体的“共享会客厅”。
与传统的会展中心相比,方厅水院突破了空间局限,通过“商务会展+文旅休闲+生态保护”的复合发展模式,以复合功能重构城市公共生活场景,打造长三角慢行交通跨省域互连、跨域人文交流、国际论坛与专业会展等核心功能,成为集文化交流、产业赋能、生态体验于一体的多维空间载体和长三角综合展示窗口。同时,方厅水院依托区域自然环境资源禀赋,与周边水乡风景、传统村落、湖荡水网嵌套,打造了亲水步道、生态湿地与屋顶花园等,形成“会、展、游、憩”一体化的绿色空间,让参会者在严肃的学术探讨之余,也能随时步入自然,感受生态之美,实现了工作与休闲、科学与灵感的完美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可持续、生态绿色、环境资源化……本次大会的理念与水乡客厅·方厅水院的绿色低碳理念形成深刻呼应,实现了从“大会愿景”到“原点实践”的双向奔赴。方厅水院创新集成国家近零能耗、绿建三星、上海超低能耗等设计标准,通过系统性设计、被动式节能技术与主动式节能技术相结合、可再生能源利用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深度融合等方式,打造国内领先的“近零碳大型公共建筑”标杆。
今年是水乡客厅从形态开发到功能塑造的关键一年,围绕水乡客厅内“一点”“一心”“三园”“三区”“多村”“多道”“蓝环”等空间布局,多个重大功能配套项目正乘势而上,如火如荼地同步推进,在长三角原点这片热土上,一幅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高颜值、最江南、创新核”现代江南水乡新画卷正在展开。
随着方厅水院“首秀”的圆满落幕,其卓越的硬件设施、优美的环境和一流的服务能力获得了与会各国嘉宾的高度赞誉。可以预见,随着接下来长三角REITs论坛、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等国际国内大型会议在此召开,未来每年将有大量高规格的国内国际会议、展览、论坛选择在此落地生根,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高端要素向此汇聚、流动与交互,将有效激活区域发展动能,提升区域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延伸阅读
此次承办大会开幕式的主场馆——长三角馆一层为2800 平方米的展演空间,以中小型会议/活动、展览为主;二层为3800 平方米长三角会议中心,可容纳2000人开会,具备高规格接待贵宾VIP的设施服务能力;三层设置了小会议室和约1400平方米餐饮区域,可以满足多种用餐需求和会务保障。
大会的四个平行论坛分别安排在沪、苏、浙、皖四个主题场馆内举行。各场馆的设计兼具了沪苏浙皖四地地方特色,均设有可容纳200-300人会务的多功能厅和大型开放展厅。
编辑:东方网
来源: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