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厅水院迎“首秀”

  今天,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方厅水院迎来竣工后首场世界级盛会,来自36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位代表齐聚“2025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聚焦可持续发展前沿议题,共同探讨、交流和分享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发展的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

  全球专家学者共话“可持续发展”

  2025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大会设立了特邀报告、平行论坛、圆桌对话等环节,聚集国内外顶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专家、决策者、企业代表、国际学生代表,共同开展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合作。

  特邀报告环节,来自澳大利亚、埃塞俄比亚的嘉宾围绕零碳、绿电等相关话题展开深度分享;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段进以长三角水乡客厅为例,介绍了跨省域国土空间规划的创新探索。

  下午的四场平行论坛分别设在方厅水院安徽馆、江苏馆、上海馆和浙江馆4个主题展馆。与会国内外专家学者将从可持续能源、城市更新、环境与资源化、绿色金融四个方面展开深入交流研讨,以创新思维提出解决方案,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

  近零碳建筑的绿色示范

  当“可持续发展”的宏大议题邂逅具有江南水乡生态绿色基因的方厅水院,一场关于绿色理念与生态实践的深度对话在长三角原点碰撞、交互。可持续、生态绿色、环境资源化……本次大会的理念与水乡客厅·方厅水院的绿色低碳理念同频共振。

  方厅水院地处上海青浦、江苏吴江、嘉善三地行政边界,被称为长三角“原点”,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座跨越省界太浦河的四合院,屋面铺设光伏瓦,可提供低碳能源,各馆间通过三座步行桥及连廊衔接。

  “这次大会的主题与我们方厅水院的建筑理念实现了‘双向奔赴’。”负责方厅水院建设及后期运营的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永春说,该项目创新集成国家近零能耗、绿建三星、上海超低能耗等设计标准,打造国内领先的“近零碳大型公共建筑”标杆,从而全方位探索并实践生态友好型发展的创新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城乡空间价值提升的多维度上实现高度集成与示范引领。

  在实践中,方厅水院通过综合利用水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高效机房、光储直柔系统示范、智能微电网系统等技术,在优先满足项目自身消纳同时,余电还可并网至上海电网,成为跨区域能源调配的实践,引领近零碳跨域项目开发建设新模式,为区域一体化生态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框架。经测算,建筑综合节能率达82%,超过新国标72%要求,年减碳量预计可达1940吨。

  “未来,在方厅水院探索的这些技术将运用到周边项目的建设中。”王永春说,接下来,项目周边的配套将逐步完善,将建设3-4个酒店作为会议的配套,示范区线、21路跨太浦河通道、浦港路等重要骨干路正在推进。

  2019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以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5年多来,示范区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一大批高能级企业相继落地,一大批高水平人才近悦远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能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示范区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水体更加清澈,生物更加多样,风景更加优美,市民生活更加幸福。“作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和‘突破口’,示范区将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双重使命中,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和实践方法。”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上海市发改委主任、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顾军表示。

  编辑:朱葭苇

  审核:陈曦

  责编:姜鹏飞